以下是天然氣站防爆墻的一些常見設計規(guī)范:
設計依據:應遵守相關國家或地方標準,如《建筑設計防火規(guī)范》(GB 50016)等,同時要考慮天然氣站的具體特點和風險評估結果 。
材料選擇:
非燃燒材料:防爆墻應采用不易燃燒的防火材料,如鋼筋混凝土、鋼板等,且不應作為承重墻。鋼筋混凝土強度等級、鋼筋配置等需符合結構計算要求;鋼板的厚度及材質應能滿足防爆性能 。
耐久性和防腐性能:考慮材料在長期使用過程中能保持足夠的強度和穩(wěn)定性,以及抵御天然氣可能帶來的腐蝕影響 。
結構形式與厚度:
結構形式: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單層或多層結構。單層泄爆墻適用于小型天然氣站或風險較低區(qū)域,多層結構能承載更大的爆炸壓力,常用于大型天然氣站或高風險區(qū)域。例如,小型天然氣加氣站的操作間可能采用單層鋼筋混凝土防爆墻,而大型天然氣儲備站的關鍵區(qū)域可能采用多層結構 。
墻體厚度:厚度需根據爆炸荷載計算確定,以確保能有效抵抗爆炸沖擊。一般來說,厚度較大可提高抵抗能力,但也要兼顧經濟性和空間限制等因素。比如,對于一定規(guī)模的天然氣站,防爆墻的混凝土厚度可能不少于 200mm,鋼板厚度可能不小于 6mm 。
支撐系統(tǒng):設置合理的支撐系統(tǒng),如鋼筋、支撐梁等,來增強墻體的整體剛度和穩(wěn)定性。支撐結構的布置和規(guī)格應經過計算確定,確保在爆炸沖擊下能保持墻體的完整性 。
泄壓面積與通風:
泄壓面積:應有相當于天然氣站占地面積一定比例(如 10%)的泄壓面積,泄壓方向不得朝向人員場所、房間和人行通道,也不得與這些地方相鄰。當泄壓面積不能滿足要求時,可在鍋爐房的內墻和頂部(頂棚)敷設金屬減壓板作補充。
通風系統(tǒng):為及時排放泄漏天然氣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,需考慮通風系統(tǒng)。通風口的位置、數(shù)量和尺寸應根據天然氣的泄漏量和擴散特性進行設計,確保能有效降低爆炸風險并保護人員安全。
孔洞處理:防爆墻上盡量不開孔留洞。若因工藝管道、電纜等必須穿過時,孔洞不應大于規(guī)定尺寸(如 φ200mm),且孔洞周邊應配置補強鋼筋,孔洞應填封密實,防止爆炸沖擊波和火焰從孔洞處傳播 。
其他要求:
穩(wěn)定性:防爆墻應具有足夠的穩(wěn)定性和承載能力,防止因爆炸事件導致建筑物結構破壞。在設計時要考慮墻體的基礎設計、與周邊結構的連接方式等,確保在爆炸沖擊下不會發(fā)生傾覆、坍塌等情況 。
防火性能:雖然主要強調防爆性能,但防爆墻也應具備一定的防火性能,其耐火極限通常不應低于 4h,以在火災等并發(fā)情況下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。
防雷與耐腐蝕:設計時需考慮防雷措施,減少雷電對防爆墻的破壞風險;同時,選用具有良好耐腐蝕性能的材料或采取防腐處理,延長防爆墻的使用壽命,特別是在一些可能存在腐蝕性氣體或環(huán)境的天然氣站 。
安全距離:防爆墻應按照安全標準設置在爆炸源附近,以確保在爆炸發(fā)生時能夠有效地隔離爆炸影響范圍,保護人員和設備的安全。具體的安全距離需根據天然氣站的規(guī)模、儲存量、壓力等因素,結合相關標準和規(guī)范進行確定 。
應急設施:在防爆墻附近應設置相應的應急設施,如緊急疏散通道、滅火設備等,以應對可能發(fā)生的爆炸事故。緊急疏散通道應保持暢通,標識清晰;滅火設備的類型和數(shù)量應根據天然氣的特性和可能的火災規(guī)模進行配置 。
施工與驗收:施工過程應符合國家及地方有關部門的相關規(guī)定,包括土建工程施工的深度、基礎、材料、施工工藝等方面的要求。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質量,確保防爆墻的各項性能指標符合設計要求。完工后應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和驗收工作,包括材料的合格性、施工工藝的規(guī)范性以及防爆墻的強度和穩(wěn)定性等方面的檢驗,只有通過驗收合格的防爆墻才能投入使用。